人造负极稳居行业第一 杉杉负极材料前三季度产销两旺
2025年11月07日
人造负极稳居行业第一 杉杉负极材料前三季度产销两旺
10月31日,杉杉股份发布2025年三季报,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9.51亿元,同比增长10.91%。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8.09亿元,同比增长11.48%;归母净利润2.84亿元,同比增长1121.72%。报告显示,2025 年前三季度,杉杉负极材料业务销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,同时通过推进一体化大基地产能释放、生产工艺优化等举措实现成本有效优化,盈利水平同比提升。
在国内锂电新一轮扩产周期传导下,杉杉负极已经开启爆单模式,产品供不应求。生产车间内繁忙有序,成品车间里一袋袋石墨负极产品整齐排列,紧锣密鼓地装车发往各地客户。这样的场景,已经成为杉杉负极材料各大生产基地的常态。四川工厂,今年下半年来,四川杉杉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保持满负荷运转的状态。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公司订单供不应求,单月出货量超过14000吨。基于市场需求和订单情况,目前四川杉杉正在进行一期项目提产增效改造,并在加快二期项目的建设。云南工厂,今年下半年订单迎来爆发式增长,生产线全面实现满产、超产。在旺盛的市场需求驱动下,公司上下同心,开足马力,确保优质产品稳定供应,正朝着年度战略目标稳步迈进,云南工厂月出货量目前已提升至万吨级。目前订单生产线全面实现满产、超产,订单量相较上半年实现明显增长。内蒙古工厂,同样各工序全面满产、超产运行,一体化基地发货量创下新高。内蒙古工厂大力推进石墨化技术迭代,装备优化,通过新一代石墨化工艺炉,实现单炉装炉量提升40%,产品各项理化指标良性提升10%,以更低成本的情况下加工出更优的产品品质,在负极市场创造出更大的竞争力。
福建工厂,今年工厂成功通过多家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审核,多个新产品进入量产阶段,推动月度订单持续增长,出货量创历史新高。基于充沛的在手订单,预计第四季度出货量将迎来进一步大幅增长。产能方面通过科学优化排产,发挥产能最大化,一期产线产能提升30%,二期产线产能提升26%,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最大液相包覆材料生产核心基地的领先地位。宁波工厂,下半年所有车间产能全开,核心车间在上半年的基础上产能再次提升23.7%。随着需求旺盛,工厂月度出货量屡次创出新高。在三季度,工厂交付率从上半年的99.2%提升至99.5%。为保证出货,提升产率,宁波杉杉新材料下半年加快改造旧产能,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前提下,对部分车间进行升级改造和重启。同时协同研究院做好新产品打样保交付工作。
作为人造负极石墨龙头,杉杉已经完成石墨类负极材料的中期产能战略布局,硅基负极也实现了批量出货。基于长期与CATL、ATL、比亚迪、LGES、亿纬锂能、欣旺达、楚能等头部企业保持合作,杉杉负极出货量一直占据市场领先份额。在市场渗透率达93%的人造负极材料方面,ICC鑫椤资讯数据显示,2025前三季度杉杉蝉联市占率第一。